一、行業背景1.1 環境形勢隨著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社會對教育重視程度提高、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在線教育行業持續增長。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9億人。此外,一二線城市在線教育市場漸趨成熟,而三四線城市市場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隨著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下沉市場發展潛力較大。
從上述圖標可以看出在線教育用戶的數量的增長率在逐年下降,預計2020年的增長率只有18.4%,在線教育的紅利期已經過去,但是發展的勢頭仍然很足,后來進入在線教育的用戶,是各大平臺爭取的對象。另一方面,隨著增長率的減少,在線教育開始進入飽和。
根據易觀數據顯示,在線教育市場的交易額從2016年逐年呈線性增長,而增長率是逐年下降,預計到2020年的第一季度,在線教育的交易額可達到1600億元,而預計2020年的總體交易額會達到5500億元。 以上直方圖呈階梯式上升,在線教育的交易額與在線人數增長的趨勢相同,說明在線教育人數的增長伴隨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的人會花錢來學習,但是交易額的增長率趨勢卻表現比較平穩,甚至有些下降,這一方面和人數增長率也有些相似。
科學技術的發展支撐著在線教育向著更深層次的階段發展,而在線教育的深入對科學技術進行反饋,形成相互促進的局面,而這種格局必定會再一次使更多的公司投入到教育領域的紛爭。
其實不僅僅是在線教育如火如荼,而且隨著線上教育的大力發展,國家以及部分地區政府開始制定教育的信息化方案,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K12教育、職業教育都做出了相應的發展策略,在線教育在這種大環境下,借勢發展無疑是很好地選擇。 其中職業教育被提升為重點突出位置進行改革,也是給各大教育平臺除了基礎教育以外另一個發展方向,更重要的一點,在市面上在線教育的職業方向還沒有格外突出的領頭羊,如果在未來有更多的教育公司向其發展,那么到時候競爭會特別激烈。 1.2 分析目標網易云課堂APP從2014年上線,現在已經是第7個版本,在如此長的時間,產品并沒有做到非常的出色,反而自從2016年以后日活開始逐漸下降,并于2019年7月只有21.7萬的月活,處于教育平臺的第53位。(以上數據均來自于易觀千帆)
從上面的曲線圖可以看出網易云課堂的發展階段目前處于衰退期,在近幾年的時間段中,各大平臺涌入了不少優秀的學習平臺APP,網易云課堂的流量不僅僅和自身的定位與運營方式有關,和各大平臺的競爭也是密不可分的。 而當下(2020年4月),正在經歷新冠肺炎的重大事件,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授課和聽課的方式都從傳統的線下統一轉移到了線上,這一改變加速了線上教育的發展,不僅僅讓更多的老師和學生、家長進一步了解線上教育,更是使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線上教育的優點和便捷、系統,從而進一步加入到線上教育用戶群體中。 而這一舉動也是得到了國家的幫助和扶持,可以說相當于線上教育的發展資金直接注入上百億,從而整個行業向前快速發展3-5年。 這個時候如果不搭上順風車,那么那些在這幾個月內借到東風的學習平臺會得到更多的用戶,其知名度的提升和產業的快速發展會給網易云課堂很大的壓力。
網易旗下有兩個學習平臺軟件,一個是網易云課堂,一個是網易公開課,網易公開課面向的是大學生和學習各類知識的群體,而網易云課堂是標準的職業技能提升產品,兩者呈現互補關系,但是從上述月活數據來看挺大,他們就像是網易教育領域的兩條腿,只有均衡發展才會走得遠。 網易云課堂在職業技能教育領域重振旗鼓,那么現在要對發展不錯的學習平臺做競品分析,通過解析來決策下一步的計劃,提高用戶的活躍度以及用戶的數量,同時學習借鑒來改進產品。 隨著疫情的發生,網易云課堂需要快速調整,這樣在未來的競爭中才會有一席之地。 二、競品選擇
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019年8月份(目前處于疫情期間,學習平臺大都是學生在使用,數據不具有普適性,所以選用去年數據)學習平臺前10的APP分別是學習強國、安全教育平臺、學習通、智學網、網易公開課、騰訊課堂、中國大學MOOC、掌上校園、作文紙條、滬江網校。 在這10款產品當中,按功能劃分,學習強國是中央發布的綜合性軟件,學習資料、國家媒體學習資源、部分視頻包括紀錄片都有;安全教育平臺是主要教育部門推出進行安全教育的;學習通是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移動學習專業平臺;這三款軟件配合很多學校統一使用,所以活躍度較高。 剩余7款軟件掌上校園、作文紙條都是特殊功能的軟件,智學網、滬江網校格外突出培訓功能,剩余的網易公開課、中國大學MOOC主要是提供慕課來給大學生學習,而騰訊課堂比較雜,它主要提供很多課程以及個人直播,其中提供的課程大部分都是個人或者公司上傳,課程內容包括且不限于K12、考研、各種職業技能。 網易云課堂是一個專注提升職業技能的教育平臺,從這一點來看,以上軟件只有騰訊課堂比較相似。 騰訊課堂在職業教育領域也是名列前茅,那么一定有它成功的方面,而且騰訊課堂出自于騰訊,有其先天騰訊系生態的優勢和背后雄厚的資源,是一個很好競品,現在我將主要從產品內容、功能對比、發展趨勢對這兩款軟件進行分析,并提出未來發展方向和優化的意見。 三、競品分析3.1 定位及功能3.1.1 產品定位
網易云課堂這款產品主打的內容就是職業課程,它主要聯合各種教育機構和著名的老師,在平臺上提供大量的免費或者收費的教育課程,是一款完完全全垂直領域的產品。 它主要聯合各種教育機構和著名的老師,在平臺上提供大量的免費或者收費的教育課程,是一款完完全全垂直領域的產品。 騰訊課堂它主打的并不是提供的內容,而是直播互動的形式,可以看出它這個平臺除了提供優質的課程以外,還主要提供優秀的講師或者教育公司的直播,騰訊借助著多年積累的音視頻能力,提供了高質量的直播效果。 3.1.2 用戶定位
從上述數據可以知道,兩款產品使用的人群都是女性偏多,網易云課堂的女性占比高達67.2%,這同時個比例與網易公開課接近,網易公開課的女性占比達到64.8%,說明網易云端很受女性喜愛。
兩款軟件的用戶都主要集中在24歲以下,但騰訊課堂的用戶范圍很廣,在24歲至40歲之間每個階段都存在著大量的用戶,31~35歲的用戶也比較多,整體來說中年和年輕的職場人員以及中小學、大學學生喜歡用騰訊課堂,而網易云課堂更加偏向年輕化。 3.1.3 總結 網易云課堂和騰訊課堂兩款軟件都是提供各種知識學習的平臺,但是網易云課堂只在職場技能、工作和愛好方面提供課程和少量直播,而騰訊課程覆蓋的范圍很廣,從K12到考研再到職場技能和語言,都有著豐富的資源,另外,騰訊視頻憑借著其出色的視頻通話技術給產品打上了直播互動的主基調。 3.2 產品功能網易云課堂:
騰訊課堂:
通過對兩款產品功能上的細分,我們可以看出這兩款產品功能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
以上都是兩款軟件所共有的基本功能,但是兩款軟件還是有不少的差異性的,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的。 網易云課堂:
騰訊課堂:
3.3 設計和技術3.3.1 交互與體驗 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在主要功能如查找課程、報名課程、觀看課程方面兩者的流程是大同小異的,都給了用戶三種選擇,分別是首頁瀏覽、分類查找、搜索查找,其中搜索查找是最主要的查找方式。 兩個平臺給予用戶的課程分為免費課程和收費課程兩種,但是在騰訊課堂除了給用戶提供優質的課程以外,還有直播內容可以選擇。
從上圖對比可知,騰訊方面用戶不需要像網易云課堂一樣必須預約,到晚上8點才開始上課,而且顯示在搜索界面或者是首頁的直播課程都是正在直播中的,這樣可以讓用戶第一時間就可以進入直播間觀看老師的講授,從而判斷這個老師講的好不好,促使用戶更快的下單,或者直接關注此老師。 在這一方面,網易云課堂提供的直播少,質量很高是想給用戶一種物以稀為貴的感覺,但是預約關注微信的繁瑣這一步就已經將部分人勸退,另外現在的用戶都講究快節奏,不喜歡太拖拉。 我建議網易云課堂需要加強直播方面,并且提供部分直播在白天開始,這樣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大家都可以及時觀看直播,及時評判,讓用戶不用花那么多時間去思考,去等待直播時間。 在購買課程方面,網易云課堂除了直接購買的方式以外,還可以將自己想買的課程先加入到購物車,然后再進入到購物車頁面統一進行購買;而騰訊課堂只提供了直接購買一種方式。
在購買流程方面,網易云課堂做的較好,給用戶提供了購買課程不同的路徑,特別是在購買的課程多的時候,可以先把課程集中在一起然后統一付款,并且此種方法方便網易云課堂做一些滿減的活動,由此來刺激更多的用戶來購買課程。
在首頁瀏覽課程的時候,兩者提供的方式并不相同: 網易云課堂上方的板塊是固定的,是一些比較熱門的職業或者工作,并不會隨著興趣愛好而改變,這樣的優點是可以迎合熱門的職業讓大部分的用戶選擇到自己的領域,還有一點是可以讓用戶不限制住自己的思想,積極的探索到自己未來可能感興趣的方向,對沒有明顯目標的用戶非常的友好,但是對于另外一部分興趣不在固定5個領域的用戶,他們需要自己去搜索、尋找。 而騰訊課堂首頁的布局是根據用戶選擇的學院專門定制的,用戶選擇的學院呈條欄橫向排布在頁面上方,并且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意切換分類,使用戶的可操作性非常的高。 另外網易云課堂的首頁是可以刷新的,而騰訊課堂無法刷新;當用戶在瀏覽首頁沒有喜歡的內容時,難免會想看看有沒有新內容,加入刷新功能這一點是有必要的。
以上兩張圖是首頁下面部分的內容,網易云課堂和騰訊課堂都有推薦,但是騰訊課堂的推薦是依據用戶在首頁上半部分選擇的學院提供的系列內容,而網易云課堂是按照用戶選擇的興趣來個性化推薦的,并且其還為用戶提供了個性化的系統學習路徑; 以上兩種布局各有優劣,網易云課堂這種布局是彌補了在首頁上部分沒有根據興趣分類的學習模塊,給用戶提供了比較系統的學習知識的途徑,但是因為隱藏的太深,且沒有用戶引導,很多用戶可能找不到這個地方或者還沒翻到此部分就選擇搜索方式尋找課程;騰訊課堂在首頁下半部分提供的內容除了課程以外還有學員故事、干貨錦集等內容,在直播和課程以外補充了更豐富的內容,但是提供的內容很雜,而且并沒有什么邏輯性,容易讓用戶看花眼,這是它的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 總結 因為騰訊課堂首頁本身就是根據用戶選擇的分類來進行劃分的,在這一點上就做的比網易云課堂整潔、有序;網易云課堂如果在首頁能夠基于用戶選擇的分類提供相應的內容,再加上其本身的系統化課程、微專業搭建的平臺體系,合理加入往屆學員的故事給新用戶做導向,那么用戶的瀏覽會更清晰、清楚。 3.3.2 視覺和風格 首頁
兩款應用的背景顏色都是白色的,給人一種純凈的感覺,但是在底部4個icon,兩者有一些區別。網易云課堂在選中的icon上主打亮綠色,比較清新,而騰訊課堂使用者騰訊祖傳色調淺藍色,讓用戶一眼就感受到了騰訊血統;另外下面icon的結構,網易云的更加具體,而騰訊的顯得更加簡約。 在用戶第一次進入APP看到的首頁布局上,網易云課堂因為設置板塊太多,顯得比較復雜,讓用戶一時不知從哪里下手;而騰訊課堂因為在首頁直接根據用戶的興趣愛好分類,顯得井然有條,根據分類展現不同內容,讓用戶看的舒服,也能更好選擇自己想學的內容。 分類頁面
在課程分類的頁面中,網易云課堂和騰訊課堂主要的不同點是網易云課堂不僅僅在分類上做了細分,而且還提供了相應分類的Banner,因為加入了Banner,所以一眼看去整個畫面并沒有騰訊課堂整潔,但是Banner可以為用戶直接展示一些高質量的內容,并且產品還可以直接從上Banner的老師或者機構收取渠道費用;網易云課堂在舍棄了部分的美觀前提下獲得了額外的盈利來源。 課程頁面
在課程的頁面,兩款產品各有側重點,騰訊課堂是線性排列,除了收藏和咨詢,其他的內容都在一張頁面上按順序拍下來,最先顯示的是課程的視頻內容而不是簡介,是想讓用戶直接從小視頻標題來系統了解課程;而網易云課堂采用了將介紹、目錄、評價分成了三個欄目,讓用戶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課程;在設計上網易云課堂雖然沒有騰訊課堂簡約,但是還是很整齊的,并且提供的信息比騰訊方面更多。 在詳情頁上兩者都有優劣,對于兩款產品,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想法,喜歡簡約的可能更喜歡騰訊課堂,而想了解更多內容的用戶可能更喜歡網易云課堂。 3.3.3 亮點功能和核心技術 兩款產品在用戶定位和產品定位上有部分交叉,但是也有自己獨特的部分,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是亮點功能和核心技術的不同。 網易云課堂: 網易云課堂作為深耕于職業教育的產品,它亮眼的功能是在普通的課程上提供了系列課程,讓用戶學習更加有條理,而且開發的微專業為將要工作的用戶提供了背書,增加了更多的價值。 騰訊課堂: 騰訊課堂的用戶定位覆蓋了幾乎全年齡段的人和各個領域的用戶,立志打造最完整的教育生態圈。 騰訊課堂亮點功能是它不僅僅是一個只提供課程的平臺,而且還是一個社交平臺、直播平臺,直播給予了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在教育方面的多樣化,而且通過社交方面的連接呈現給大家一種更加親切的感覺,課程、直播、社交三者交叉, 形成穩定格局。 在設計和技術方面,騰訊課堂的技術大多都是傳承母公司的技術,最突出的就是直播方面,音視頻服務與騰訊音視頻實驗室合作, 讓用戶在直播體驗更加流暢。 總結 網易云課堂的用戶定位只基于職業課程,雖然課程質量方面打造的不錯,但是教育方式較單一,在頁面設計方面比較雜亂,邏輯性不如騰訊課堂。 騰訊課堂的生態圈很廣泛,面向幾乎社會全體用戶,并且憑借著母公司強大的社交系統,給用戶提供了直播、社交、課程多種教學方式。并且在界面上更加簡約,模塊更加有規律、整齊。 3.3 運營及商業化3.3.1 運營模式 騰訊課堂
網易云課堂
總結 兩款產品的的運營方向和側重點基本一致,都是對產品方向和內容生產者方向著重進行運營,但是騰訊課堂運營范圍更加全面,對消費者的運營也下了不少功夫。 3.3.2 盈利模式
總結: 網易云課堂和騰訊課堂的盈利模式基本相同,但是網易云課堂的VIP會員費用也使其主要的收入來源;而騰訊課堂憑借著巨大的私域流量,可以在流量分成和直播費用上獲得更多的收益。 3.3.3 市場推廣 (1)商場策略 隨著線上教育的競爭對手逐漸增多,而線上教育的環境也不斷完善,產品的內容質量和豐富度逐漸成為各大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大量引進高質量的老師和機構成為了在線教育市場的主要發展方向。 網易云課堂:
騰訊課堂:
這是騰訊課堂近來做的最成功的舉措,自服務推出以來,已經有3000多個線下教育機構申請入駐騰訊課堂。 (2)推廣策略 網易云課堂
騰訊課堂
總結 在市場推廣方面,兩款產品都是通過推出計劃加大對入駐機構和老師的扶持,進而增加內容生產者的數量,同時兩款產品都與一些大的公司進行合作來提高產品的質量。但是由于騰訊的公司底蘊較深,在計劃上投入的資金比網易云課堂多,所以獲得收益也更多。 最近疫情期間,網易云課堂并沒有太大的動靜,但是騰訊課堂借著機會在市場上風光了一把,巨大地推進了產品的地位。 3.4 用戶數據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騰訊課堂的用戶活躍度大概是網易云課堂的18倍,這是一個不小的差距。同時在在線時長方面上,兩者也不是一個等級的。 這些數據足以證明騰訊課堂這款產品做的是非常的成功,網易云課堂在很多方面要向它學習。 3.5 策略經過以上從功能、交互、頁面設計、運營、市場策略等各方面分析后,我認為騰訊課堂成功的要素如下:
在以上這些要素中,騰訊課堂形成用戶-平臺-內容生產者-社區-用戶反饋的閉環。 這個閉環的業務鏈條,對其所在的用戶/商家帶來如下的價值: 用戶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而且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更多的教學資源,而機構或者老師能獲得激勵和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能吸引到學員。平臺因為資金池的投入,加上一些計劃的實施,進而吸引到更多的用戶和機構。 SWOT分析
根據以上的SWOT分析,我認為我們的產品的改進方向如下: 對產品的核心內容進一步完善和擴大,并且引入AI技術和直播技術,特別是直播方面。在市場推廣方面加大和大機構、學校的合作,借勢展開項目活動。
改進步驟方面,從圖標可以看出成人教育和K12教育如火如荼,并且疫情促進了在線教育發展,可以優先考慮擴大內容規模,首先采用SO策略,趁勢獲取較多的用戶和流量,在用戶數量和活躍度提升上來后,采用ST策略,盡可能的保留用戶,并且發展其中的核心用戶,進一步擴大優勢,在發展情況良好以后,采用ST策略,通過用戶反饋對產品進行完善,使產品保持在比較高的一個水平,尋找機會二次發展。 四、總結經過以上分析,可以判斷出在線教育這個領域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采用競品分析與比較,發現兩款產品的不同點,汲取對方的優點,摒棄缺點,并且基于產品的所在階段,從目標出發對產品進行改進,產品的路才能越走越遠。
|